他是山东省理论人才“百人工程”专家、山东省哲学社会科学青年人才团队“数字经济与绿色低碳”负责人、山东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创新团队“数字经济与产业演化”负责人。
他将教书育人、科研创新与服务社会紧密结合,为培养优秀人才、推动学科发展、服务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。
他,是我校济南校区财经系教授、博士生导师焦勇,我校2025年“教书育人楷模”,主要从事数字经济相关教学研究工作。
从教八年来,他始终在教育教学、科研创新、服务社会过程中,积极发挥教师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、青年教师团队负责人的帮带作用、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青年排头兵作用。
桃李不言,下自成蹊;山水不语,斗转星移。变化的是悄悄流逝的岁月,不变的是那颗坚守的初心。
春风化雨,润物无声
从教以来,焦勇始终用欣赏的眼光看待每一名学生,在他眼中,就像自然界的花朵一样,每个学生都有其独特的成长节奏和发展轨迹,只要以长期发展的眼光科学培育,每个学生都会迎来自己的花期。
他在教学中因材施教,针对学生特点和需求,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,耐心细致答疑解惑,努力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,暑假期间还会主动将自己的办公室提供给留校学生使用,并专门配置书桌、椅子,与学生讨论学术问题,也畅谈人生理想和职业规划,亦师亦友的关系让学生感受到持续的温暖与支持。
焦勇认为,最好的教育莫过于言传身教。为了培养学生严谨耐心的学术精神、宽广深邃的学术视野和精益求精的研究态度,他每天将最新的财经消息、学术论文发送给学生。学生写的每篇论文,大到总体方案设计、计算方法选择、精美图表绘制、语言逻辑表达,小到一个错别字、一个有误的符号,他都会一一“揪”出来,细心指导修改十余稿。每当收到期刊审稿意见时,焦勇也会第一时间与学生逐条分析修改要求,从理论框架重构到实证数据补充,从计量方法优化到行文表述润色,每个环节都耐心指导、反复推敲。
通过实践调研、课题研究、学术会议等方式,他为学生创造成长条件,为学术研究搭建阶梯。金融学2020—4班的小汤同学对经济学具有浓厚的兴趣和问题意识,焦勇发现后便鼓励他在科研道路上持续发力,还指导其参加第十二届全国大学生市场调查与分析大赛,最后他不仅斩获总决赛二等奖,还成功考取了芝加哥大学硕士研究生。
2023级工商管理专业的小齐同学,入学不久就表现出很强的科研热情。焦勇便持续将她往数字经济前沿上指引,该生成长也很快,2024年合作发表第一篇文章,即被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全文转载,目前被引超过180次。
凭借卓越的教学表现,焦勇先后荣获学校青年五四奖章、发现榜样、优秀教师、教书育人楷模等称号。
教研相长,齐头并进
在焦勇看来,教学与科研不应是“两张皮”,而应该是一口井,越挖越清,越用越活。在教学过程中,强调要通过“说出来”凝练想法和观点,从而启发科研灵感。他的工作论文《数字经济时代消费者行为理论构建》,就是受到教学章节“投资组合理论”的启发,提出了“成本—多样性”分析框架,并进行了模型化与理论化。
同时,他也积极用自己的科研成果反哺教学,形成完备的讲课体系。他基于数字经济领域的科研成果所开设的专业前沿课程,立足精彩纷呈的世界,借助大量鲜活的案例,剖析故事背后的原理和启示,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。
焦勇认为科研工作是个长期的事业,要把握好快与慢的节奏。下定决心做一件事时,应该快一点、果断一点,但整个科研过程则应慢一点、长一点。2023年7月,他提交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结题报告后,便着手新的选题设计,通过查阅资料、调研资料与研究积累,敏锐地发现“数字经济时代,未来产业是如何出现的,又应该如何前瞻性布局”这一选题方向极具理论探索和现实指导价值,8月确定选题后,他便立即开展研究,逐步细化框架、收集资料、凝练思路、撰写初稿。
截至目前,焦勇已在《经济研究》《统计研究》《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》、China Economic Review等权威SSCI/CSSCI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,论文多次被《新华文摘》《中国社会科学文摘》《经济研究参考》和人大报刊复印资料《产业经济》《国民经济管理》《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》转载。在《人民日报》《光明日报》《经济日报》发表理论文章4篇,入选2024年中国知网高被引学者TOP1%。他主持国家社科基金2项、省部级重点项目3项和其他省部级项目多项。研究成果获得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(人文社会科学)二等奖1 项,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2项、三等奖2项。
心怀家国,建言献策
焦勇始终认为,作为一名高校教师一定要有家国情怀,躬身实践,积极投身服务经济社会发展,以奉献“小我”书写强国“大我”。
2022 年11 月,作为优秀青年代表,他参加了山东广播电视台新闻频道《理响中国》节目——“科教兴国 人才强国”专题录制。在节目中,他说道:“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将科教兴国战略单独成章,作为一名高校教师,更好地服务于国家发展战略需要,就是我的前行方向。”
服务实践需要有心人。获得政府采用的《新业态链条上的几方关系与存在的冲突》这篇报告,灵感就来自焦勇乘坐网约车和司机聊天时了解到的鲜活讯息:新业态链条上主体之间存在诸多矛盾和冲突。2024年7月初,“罐车卸完煤制油直接装运食用油”事件在网上发酵,引发民众广泛关注,焦勇也想做点什么,经过调研与资料收集,完成了《巩固提升我省食品产业链韧性和安全性的对策建议》报告。多年来他积极建言献策,服务政府决策,多项智库成果获得山东省领导肯定性批示。
焦勇坚信,只有致力于将科研成果服务于产业实践,才能将论文写在齐鲁大地上。他周期性地参与实践调研,带着项目上讲台,带着团队下基层,带着成果来讲授,带着问题去实践。他还依托山东省委组织部“名师送教”,围绕数字经济的理论认知与发展、数字经济最新政策及解读、数字经济引领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等话题,为地方领导干部作了多场专题报告,收获良好反响。
用最初的心,走最远的路。沿着《科大故事》中前辈们筚路蓝缕、艰苦创业之路,践行“爱校奉献 敬业实干”的科大传统,是焦勇始终不渝的事业追求。(记者:许浩)

焦勇在指导学生 高月鹏 摄